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面對關鍵人物/呂冠緯   推廣翻轉教育  致力拔尖扶弱                                                                                                      (2015/05/30)



       均一教育平台的教學模式逐漸在台灣宣傳開來,也成為越來越多教師在教學現場的輔助教具,呂冠緯強調,此一教學系統並非要取代教師,反而是能讓教師多一個輔助的教具,也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進度落後的學生有多次學習的機會,進度超前的學生可依照自己的興趣學習,不會消失的黑板,不僅推倒教室圍牆,更翻轉台灣教育。



資料來源:http://video.udn.com/news/323636

影片專訪內容歸納:

※均一教育平台所做的不僅是扶助弱勢的孩子,更需要拔尖孩子的素質和能力。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均一教育平台所做,像中央餐廚,提供給大家作為
                                                               交流、參考的平台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是由各個老師或團體依自己的喜好,自主規劃及設計之
                                                             平台(自由度較高)


※每做一件事或下一個決定時,所需要具備的是:
   1.知道自己的熱忱所在
   2.發現社會的需要

※呂冠緯在醫院實習,面對臨終的病人時,發現「時間是不等人的」
   所以有夢想就要趕快去實現,失敗了也沒關係,至少不會後悔終生。

※呂冠緯之願景:大家不僅僅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網路上),而在教學的現場也能被活用。
                              至少三分之一的教學現場能看到這樣的榮景。

※推動翻轉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用小組的方式,培養學生表達的能力、自學的能力。
   往後提到教育時,不僅僅想到芬蘭,而是也能想到台灣。讓台灣作為全球教育的典範。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目標:
開發完善的教育資源及共享平台

1.安排工作人員:錄製教學影片、邀請各學科領域人才、管理網路平台資訊者(小幫手)、
                              多媒體設備管理及維護者、

2.工作內容、時程:領導者規劃影片的錄製內容→請各學科領域人才進行教學影片的錄製
                                   →網路平台資訊者(小幫手)將教學影片放到網路上,供大家使用
                                   → 平時由多媒體設備管理及維護者負責維持級反映回饋


領導風格:
轉型領導→有別於以往的制式教學方式,轉而使用網路平台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不受
                    時間、地域的限制而自由地學習。
願景領導→發現舊有的教學方式不利於偏遠、弱勢的學生學習。於是,對於教育有新的
                    理想、新的願景,即翻轉教育─利用網路拉近城鄉差距。翻轉教育的精神為
                    創新、增加思考機會、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習。



影片分享(領導理念)
台北靈糧-見證-翻轉之旅-插上翅膀去追夢-呂冠緯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Dream

五個核心特質構成一個DREAM

        帶領呂冠緯年紀輕輕就當上執行長的,是這五個核心特質:
         Desire、Relationship、Execution、Attitude、Management

        首先你必須要問自己內心的渴望(Desire)是什麼,而夢想越大就越不可能靠個人的努力成功,所以要懂得怎麼跟別人建立關係(Relationship),包括你的團隊和貴人,再來是執行力(Execution),如果空有想法而沒有去執行的話,不會有任何的成果。
        第四個是態度(Attitude),尤其是謙卑的態度,世界上有才華的人很多,但有才華的人很容易在擁有一點小成就之後,就迷失於「鎂光燈」的甜美上,覺得自己好像是個很了不起的大人物,「尤其是台灣很小,媒體很多,很容易一個小故事就把你捧的很高,這時如果沒有一個謙卑的態度去看清楚你其實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地方,那我覺得這個東西很快就會死掉。」呂冠緯正是「謙卑」的代言人。
        最後一個特質是管理性(Management)的思維,一個真正有能力實踐夢想的人,在想法上很天馬行空,但是做法必須要很務實,用很務實的方法讓天馬行空的夢想實踐。
        而這五個能力的英文,開頭的第一個字母合起來剛好是DREAM,只要蒐集到這五把鑰匙,就可以開啟夢想的大門。

特質

呂冠緯的特質

1. 決策自信、肯定
    →本身為醫生專業,卻中途轉到老師的教育領域,呂冠緯相信自己能做好教育工作,具
        有自信心。
2. 利他精神
    →相比起醫生的高薪,他卻反而選擇更具奉獻的教育影片編譯,投入巨大的心力在教學
        這方面,造福廣大的天下桃李。
3. 讓人信服/改革創新者,有創造力
    →建構更加完善的翻轉教育,提供線上均一平台。
4. 能敏銳地察覺他人需求
    →從國外的可汗學院得到啟發,察覺台灣教育領域有關e化教學的待改進之處
5.  組織能力
     →擔任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6. 博學多聞
     →學經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師大附中第一名畢業、全國聯考第七名(基礎知識
         扎實)、著有『在白天做夢的人』一書、大學曾創業開家教班、為「均一教育平台」錄
         製超過850支教學影片,瀏覽人次破23萬
7. 堅持不懈
     →棄醫從事教育受到家人的反對,但其堅持、努力不懈,在教育的改革上有極顯著的
         成果,最後得到家人肯定及支持。
8. 能承擔責任
    →高中在學期間能兼顧課業及社團;大學加入系籃,還在課餘之外「創業」:開自己的
        家教班,但這些課外活動都沒有影響到他的「本業」,他照樣拿到台大醫院皮膚科最
        佳實習醫生,也考到醫師執照。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相符合的領導理論

呂冠緯的領導相符理論



1.特質論

定義: 將個人特質視為領導成功的關鍵,相關的個人領導特質有: 智力、學識、責任感、社交活動的參與、社經地位等。

呂冠緯本人不論是音樂、數理資優和聯考第七名就讀台大醫科的經歷,都能證明其智力相當不錯,這樣的高學歷也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學識基礎,他本人也是位負責的人,像是在校時能將課業與家教都照顧好,以及當實習醫生時認真盡責,甚至為病人唱歌陪病人走完最後一程。


2.行為論

定義: 領導者與成員互動的過程,包含「倡導」與「關懷」兩面向。
                        
高關懷與
低倡導
高倡導與 高關懷
低倡導與
低關懷
高倡導與低關懷

呂冠緯對教育工作一定是投入許多心力與時間,不然他不會有累積2,000多部中文自製教學影片,並擔誠摯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等出色成就,如此傲人的履歷證明其工作導向的高「倡導」達標;另外在員工導向的「關懷」上,就更不用說了,除非能夠看見學生的需要,才能編譯深入簡出的教學影片,關懷整體的教育環境需求與趨勢,呂冠緯本人在這方面實在當人不讓。

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為何會選擇呂冠緯?

呂冠緯先生


1.對於教育的貢獻極大。

2.勇於為自己的夢想闖蕩、努力。

3.目前是誠致教育基金會專案教師,為「均一教育平台」錄製超過850支教學影片,
   瀏覽人次破23萬。

4.對於教育做出重大的影響。

5.將翻轉教育帶到偏鄉、離島其教學影片,縮短了城鄉教育差距,也翻轉既有上對下
   的教學模式。

6.他所追求的教育,是讓每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7.相信「看見自己,看見需要」。

8.「均一教育平台」的誠致教育基金會最年輕執行長。

9.其教學影片,縮短了城鄉教育差距,也翻轉既有上對下的教學模式。

10.以「自討苦吃」的方式來加速自己的學習及成長。做別人所不願意做的。

呂冠緯:脫掉醫師袍,當「藏鏡老師」


十年前,原本在投資銀行工作的薩曼.可汗(Salman Khan)用一塊電子黑板,在網路上草創了開放給全世界的「可汗學院」,世界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兒子和其他兩億人都是他的學生,寫下教育奇蹟。「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頂尖教育」的可汗精神,像一道白色的閃電,劃破台灣天際,讓一名年輕醫科學生在五年前決定勇敢走出白色巨塔,去追尋那道光。
現任誠致教育基金會專案教師、年僅二十六歲的呂冠緯,就是這樣一個奇葩:台大醫學系畢業又考上醫師執照,一出社會卻沒穿上白袍,而是在網路上教高中理科。
他不是正式教師,卻是能影響更多學生和老師的網路「藏鏡教師」。自海軍醫官退伍後,呂冠緯為台灣版可汗學院「均一教育平台」,陸續錄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四科,超過八百五十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電子黑板教學影片。從去年八月至今,這些影片的瀏覽人次已破二十三萬。使用者不只有學生,北一女中的生物科老師孫譽真就經常使用均一平台上的影片做翻轉教學素材。

居然有人真的要看!

        即便在國高中現場,也很少有老師能像呂冠緯一樣同時教四、五科。但他跳下去做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想「拋磚引玉」,提供實用的數位工具和方法,讓老師們一看就覺得:「這有什麼難,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花七年念完醫學系,為何不做多數人都尊敬和羨慕的醫生工作?而要選擇這麼低調、連臉都不能露的「網路家教」?這樣的決定,父母支持嗎?
身高一百八十公分、戴著黑框眼鏡、暖男派的呂冠緯似乎已習慣面對這類疑惑,微笑著說:「如果說對醫學我有九十分的熱忱,那麼對於教學,我有更接近一百分的熱忱。不是我以後不當醫生,而是目前我在教育上有更想做的事。」

        五年前呂冠緯讀到美國可汗學院的報導,心血來潮,也試錄了幾支理科教學短片,沒想到在網上竟大獲好評,生物科單支影片的瀏覽人次一年內還破萬,令他訝異:「居然真的有人要看這種『純教學影片』。」大學時就開過家教班的呂冠緯,教學經驗豐富,加上對國內剛起飛的翻轉教學很感興趣,對他自己來說,加入均一教學團隊,反而不是他人生中的「意外」。

        從小在台灣長大、接受公立體制教育,呂冠緯屬於那種能把每科都顧好的「通才」:從小念音樂班、師大附中全校第一名畢業,大學聯考全國第七名,聯考四科理科一共只被扣十分。對於這種「求學勝利組」的人,其實念什麼都不難,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才難。國中立志當醫生、喜愛與人接觸的特質,輕而易舉的把呂冠緯推向台大醫科。但念了醫學系開始鑽研人體後,他才釐清:「比起研究人的生理功能,我對人的心智活動更著迷。」

         外表斯文、應對得體、很有長輩緣的他,其實很特立獨行。念音樂班時,人家勤練古典樂,他卻偷玩吉他、爵士鼓。讀「能K能玩」的師大附中,卻沒有瘋社團,而是專心念書。大學反而不想跟「書呆子」劃上等號,加入了系籃,還在課餘之外「創業」:開自己的家教班。但這些課外活動都沒影響到他的「本業」,他照樣拿到台大醫院皮膚科最佳實習醫師,也考到醫師執照。
        醫學系實習時,呂冠緯喜歡往安寧病房跑,心中有著要陪伴病患好好走完最後這段旅程的使命感。雖然,多半時候他的年紀幾乎可以當病人的孫子,卻有超乎年齡的成熟敏感。他明白「最後的關係」是決定病人能不能「好走」的關鍵;滿足、沒有遺憾了,才能安詳離去。他曾經帶著吉他到病房裡自彈自唱,特地為病患創作的歌曲,只因為「想幫病人和家人準備好最後的道別」。

全家天天一起吃兩餐飯


        實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喜歡扮演「橋梁」角色。在人與人互動愈來愈疏離的年代,呂冠緯卻「老派」的重視跟人的關係,是因為他從小生長在一個溫暖、充滿信任感的基督徒家庭。「我有一對很顧家且相愛的父母,」父母的身教更讓他看到「關係好,比把一件事做對更重要。」
         他回憶,從小到大,父母對「全家一起用餐」的付出不遺餘力。媽媽每天做早飯,高中時,他清晨四點半就起床念書,媽媽也會跟著起來做事,用陪伴為他加油打氣。他們家晚上則是由爸爸下廚,因此全家人每天都能一起吃上兩餐飯。
        此外,呂冠緯上國中後,父母便開始在週末舉辦每週一次的家庭會議,「談家事、私事,什麼事都可以商量」。但,天底下哪有小孩喜歡和父母開會。一開始呂冠緯和兩個妹妹都很抗拒,覺得很煩。但父母會用:「好啦,我知道你們不耐煩,但我們就開完嘛!」的柔軟態度 ,引導孩子習慣這個家庭文化。這樣的文化,也讓他在成長歷程中可以和父母無話不談。

「不敗爸媽」讓我看到愛的強大

        大二時他成立家教班,爸爸反對,希望他以課業為重。但透過不斷溝通和行動,呂冠緯證明自己可以兩者兼顧。同樣是老師的爸爸,看到兒子帶給學生的轉變以及家長的感謝,也從反對轉成支持和贊同,「我為什麼想當老師,父母一直都很清楚,這是在餐桌上、家庭會議中日積月累聊出來的決定,而不是突然搞叛逆的戲劇性轉折。」
        他也老實的坦誠,自己曾跟父母起過嚴重的衝突,但他最佩服父母的一點,是他們從不放棄做一個「不敗」的父母。不敗的意思是,當孩子犯錯,即使父母不認同那樣的錯誤,他們對子女的愛並不會因任何事而敗下陣來,「幾次交手,當我們意識到父母是真心敞開溝通的管道,就會想要跟他們配合,回報他們的開明。」
        呂冠緯的另外一個人生「暴衝」,也是讓所有父母都很震撼的考驗。從小看著父母恩愛的背影長大,令呂冠緯對家庭生活十分嚮往。大學時,他曾交過一個論及婚嫁的女友,但呂冠緯的父母看出他們在理念上有很大的落差,覺得兩人並不合適。長輩的反對反而讓這對情侶更加「同仇敵愾」,為了證明彼此的契合,連教會的婚前輔導都做了。最後,智慧的呂爸爸選擇退讓,若兒子執意要結婚,他雖不認同但仍會尊重並祝福。沒想到,父親的讓步反而讓呂冠緯猶豫了。排除萬難、沒人反對後,他和交往四年的女友靜下心來回頭檢視彼此的關係,才「看見」當初別人反對的理由,最後兩人和平分手。呂冠緯說:「那時非常痛苦,覺得是人生一大失敗。」
        成長路上,不論光明或幽谷,父母始終如一的陪他們走過。如今他也成為有能力拉別人一把的年輕人,在雲端上實現「讓每個明明都還有救的孩子,不被放棄」的夢想。
小小的電子黑板上,呂冠緯清晰工整的彩色字跡不只是傳遞知識,也記錄了未來教育的希望。


呂冠緯 小檔案
今年26歲。台大醫學系畢業,考取醫師執照。大學曾創業開家教班,目前是誠致教育基金會專案教師,為「均一教育平台」錄製超過850支教學影片,瀏覽人次破23萬。
均一教育平台

均一教育平台:由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依照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網站架構的免費線上教育平台,目前已累積2,000多部中文自製教學影片,除了2位全職「藏鏡教師」,平台錄製影片的志工來源包括大學教授、講師、高中老師、國中校長、國小老師等。科目涵蓋國小數學;國中數學、生物;高中數學、生物、物理、化學及英文單字。註冊人數超過2萬3,000人。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240&page=1


呂冠緯  的家庭給予他極大的助力,愛與協商後的支持推進他對於教育夢想的頂端。他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背後有一股強大且穩固的力量正默默的支持他。